廁所污水變資源?雨施捷循環技術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

廁所污水變資源?雨施捷循環技術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
關鍵字:廁所污水變資源?雨施捷循環技術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傳統廁所的高耗水特性,在水資源匱乏地區尤為突出 —— 數據顯示,一座傳統公廁年均耗水量達 3.6 萬噸,相當于 250 戶家庭的年用水量。雨施捷研發的 “水循環利用系統”環保廁所,通過 “過濾 - 消毒 - 回用” 三次處理,使污水凈化率達 98%,在甘肅敦煌鳴沙山項目中,該技術讓廁所年節水 2.1 萬噸,相當于節約 14 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,同時降低水費支出 6.3 萬元,3 年即可收回設備改造成本。
移動廁所圖片
環保廁所更具突破性的是微生物降解技術,在四川稻城亞丁高海拔地區,雨施捷廁所通過特種菌群將糞便降解為有機肥,不僅解決了傳統廁所冬季結冰堵塞問題,更產生可用于景區綠植養護的肥料,實現 “污染零排放、資源全利用”。該技術在青海三江源保護區應用時,經環保部門檢測,廁所周邊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 12%,印證了生態友好型廁所的價值。
移動廁所圖片
政策層面,“碳中和廁所” 正成為新導向。雨施捷光伏廁所通過屋頂太陽能板發電,搭配儲能電池,在西藏納木錯實現全年離網運行,碳排放量較傳統廁所降低 60%,該模式已獲得國家綠色節能產品認證,并納入多地采購清單。現推出 “環保廁所 + 碳交易” 創新模式,幫助景區通過減排量交易額外增收,點擊了解《廁所碳中和實施方案》,測算項目碳資產收益。
相關推薦